中美貿易、美國停擺、銀行業爆雷……投資者應該如何應對?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自本月初以來,美國聯邦政府一直處於停擺狀態,預測市場認爲這次停擺可能成爲美國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
美聯儲在最新的《褐皮書》中報告稱,過去兩個月美國經濟有所放緩。上週,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再次發出對中國加徵關稅的威脅。而就在上週,銀行業曝出的信貸損失跡象讓投資者擔心這些問題可能並非個別事件。
似乎投資者正不斷遭遇各種可能引發市場劇烈波動的風險,市場也的確波動劇烈。代表市場恐慌情緒的Cboe波動率指數(VIX)上週四收於自4月以來的最高點,美國主要股指在數日內經歷了反覆的漲跌震盪。不過,次日VIX指數又下跌近18%。
在這一連串事件中,市場或許容易忽略這樣一個事實——當前牛市已迎來第三個週年紀念,標普500指數距離歷史最高點僅下跌約1.2%。
那些在四月關稅風波期間因恐慌而離開股市的投資者,錯過了此後六個月標普500指數高達35%的漲幅。對這些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令人遺憾的教訓。
StoneX的市場分析師Fawad Razaqzada在週四的報告中表示,儘管充斥着貿易戰等風險消息,市場依然實現了強勁復甦,這再次說明順應趨勢進行投資的重要性。
他指出,10月10日特朗普發表關稅威脅導致股市大跌,但隨後週一市場迅速反彈。長期投資者因此能夠收復部分失地,而做空者則沒有太多時間反應。整個星期裏,市場多次在漲跌之間快速切換,使得擇時操作變得異常困難。Razaqzada強調,趨勢一旦轉向,空頭自然會有很多機會,但目前「趨勢仍是投資者的朋友」。
對長期投資者來說,保持冷靜比頻繁操作更爲重要。那些曾經離場、現在又想重新進場的投資者應意識到,觀望往往意味着被落在後面。42 Macro首席執行官Darius Dale表示,關鍵在於在牛市中儘量獲取上漲收益,同時在熊市中儘量減少下跌損失。他強調,投資者應避免對短期波動反應過度。
市場在透露什麼?
隨着政府停擺,官方經濟數據暫停發佈,第四季度財報季成爲投資者判斷經濟走向的重要依據。上週多家大型金融機構公佈季度業績,市場波動明顯增加。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提到私募信貸領域存在「蟑螂」問題後,Zions Bancorp披露5000萬美元貸款損失,引發銀行板塊拋售。Miller Tabak首席策略師Matthew Maley在簡報中表示,私募信貸市場的擔憂已存在一段時間,如果這些問題繼續擴散,可能會對市場構成阻力。
在金融板塊之外,投資者也密切關注大型科技公司的財報。由於這些公司的估值較高,業績預期也更高,一旦結果不達標,可能導致個股或板塊性拋售。Maley還指出,VIX的上升說明投資者在買入保護性期權以對衝風險,即便市場整體拋售並不嚴重,但恐慌情緒已顯著升溫。
儘管10月10日市場短線下跌,但標普500自4月以來仍未出現3%的回調,而這種幅度的回調在歷史上並不罕見。這次下跌提醒投資者風險始終存在,也有助於釋放市場過熱壓力,是一種健康的調整。
投資者該怎麼做?
Interactive Brokers首席策略師Steve Sosnick表示,如果這次波動讓投資者感到不安,就說明他們持倉風險過高,應當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組合。他建議配置更多防禦性板塊或高股息股票以降低波動風險。
與此同時,部分投資者並未因新聞而改變投資策略。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研究主管Daniel Skelly表示,儘管美中貿易摩擦佔據頭條,但對股市投資者而言,重點仍然是關注大型、高質量公司。
42 Macro的Dale補充道,投資者應建立一套明確的投資規則,在各種市場環境下都能執行。例如,設定「如果發生X,我就執行Y」的決策框架,這樣在市場動盪時就能有條不紊。他指出,優秀的投資者都有嚴格的風險管理準則,不依賴情緒或衝動決策。
過去一週,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約1.6%,標普500指數上漲1.7%,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2.1%。整體來看,儘管面臨政府停擺、貿易緊張與信貸風險等多重壓力,美股市場仍展現出一定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