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500指數2008 vs 2024

歷史不會簡單的重複,但不妨礙做一些有趣的對比,給大家提供一些樂趣。

一. 利率變化:
從2000年利率高峰到2007年次高峰 vs 2019年利率高峰到2024年更高峰,利率的變化過程幾乎一樣。

二. 重大金融災難:
1. 2000年科技股崩盤
2. 2007年法國銀行引起的基金崩盤,其後連帶引發英國銀行崩盤
3. 2019年突發流動性危機
4. COVID,當然是爲了消化19年的流動性危機而使用的藉口
5. 2023年美國銀行危機,雖然債務危機被壓制但始終會爆發

三. 美聯儲持有聯邦債務數量發生重大變化:
1. 2007年4月出現最高峰,逐步下降后,伴隨銀行危機出現,其後引發金融危機。這段間隔的時間較短。
2. 2021年12月出現最高峰,逐步下降后,2023年銀行危機出現,將會引發另一次金融危機。這段間隔的時間很長。

四. 引發債務危機的投資工具:
1. 2007年是CDO/MBS
2. 2024年是CLO/CMBS

我的觀點:
2008年爲了消化債務危機,標普500指數從最高峰下跌的時間跨度為519天,下跌幅度58%,并且跌破了前面2002的三個低點。
2024年的債務危機要比2008年龐大很多,第一是2023年僅僅4家銀行損失總額就超過2008年所有銀行損失總額;第二是對衝基金向Prime Broker Account(包括銀行和影子銀行)的借款超過4萬億,這是前所未有的潛伏危機,很多跡象已經顯露出泡沫即將破滅。
2024危機爆發引起標普500下跌必然比2008年更慘烈才合理,否則如何消化如此龐大的債務?如果以2008年為標準,我認爲2024-2026將會出現標普500也下跌60%(24000點~20000點)的可怕情景,跨度至少2年以上才能夠完全消化積纍的債務危機,下一次繁榮必須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才會出現。我僅僅考慮了金融上的危機,還沒有包括地緣政治引起的戰爭危機。

------------------------
美聯儲持有聯邦債務量下降有什麽影響?(來自AI)
當聯邦儲備銀行持有的聯邦債務數量減少時,通常表示聯準會正在出售政府證券或允許其到期而不進行再投資。這個過程是緊縮貨幣政策的一部分,通常被稱為「量化緊縮」。
效果包括:
1. **貨幣供給減少**:出售證券會消除金融體系的流動性。
2. **利率上升**:隨著流動性減少,借貸成本往往會增加。
3. **潛在的經濟放緩**:較高的利率可能會減少消費者和企業支出,從而可能減緩經濟成長。
Uwaga
更正:如果以2008年為標準,我認爲2024-2026將會出現標普500也下跌60%(24000點~20000點)的可怕情景。此處括弧内數據應爲2400點~2000點,我在上文多輸入了一個零,請包涵。

Wyłączenie odpowiedzialności